雄安回迁居民:进城上楼变市民
变的不仅是居住条件,更是生活方式 雄安回迁居民:进城上楼变市民 容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侧,是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担负着居民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8-30 11:56:22
洪恒飞 张正华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记者近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751万千瓦,超过同期煤电机组装机总量,约占浙江电力装机总量的46%。
(相关资料图)
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以煤电装机为主,到清洁能源后来居上,浙江近年来通过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布局沿海核电项目等举措,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不断推进省内能源清洁化进程。
浙江平阳西湾风电场项目。 金振锋 摄
因势利导调整用能结构
论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浙江不具备天然优势,但借助沿海和内河通航便利的条件,该省曾在杭州、嘉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先后建设一大批火电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需求与日俱增,浙江电力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电为主,直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原有结构开始有所调整。
2013年,浙江首个特高压工程投运。自此,浙江特高压建设进入“快车道”。
十年间,浙江先后投运5条特高压输电网。如今年6月,随着国家电网±800千伏钱塘江换流站双极高端系统顺利完成试运行,我国“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现全容量投产,预计年送电量可达300亿千瓦时。
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每年通过特高压输电工程输入省外来电约1000亿千瓦时,消纳省内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近500亿千瓦时。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同年5月,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该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以抽水蓄能为主的水电调节作用;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近两年来,浙江新能源发展呈现井喷趋势,新增风光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
“国家层面在沿海重点布局核电,省内的秦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以及正在建设的苍南核电站,都成为或将成为浙江能源清洁化的重要力量。”该负责人表示。
坚持清洁高效绿色发展
“支撑新能源电力接入的电力系统,需要建设更加坚强、智能的电力配套设施,也将助推输配电、用电成本的增加……” 2022年5月公布的《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从能源安全保供、用能成本上升等角度,就浙江能源发展作出阶段性分析。
“清洁能源时代加速到来,将系统重塑浙江乃至中国的能源电力形态。传统电力系统多种电源简单叠加的形态将不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认为,需要加快风光互补、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等多元协同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水、火、核、风、光、储等元素的协同互补作用。
根据《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将继续实施“风光倍增”工程,突出以整县规模化开发分布式光伏,以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发展集中式光伏,着力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十四五”期间,在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方面,浙江还将提高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在工业领域加大电加热、电加压和辅助电动力等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加快推动电动汽车、新能源船舶、港口岸电普及应用,在居民生活领域推动城镇家庭全电住宅、农村家庭电气化提升建设。
该负责人建议,能源清洁化是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成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政策支持上,要不断优化能源领域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清洁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配合相关配套电网建设工作,在电力辅助市场机制完善、绿证市场化交易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同时引导人们多用清洁电能。
变的不仅是居住条件,更是生活方式 雄安回迁居民:进城上楼变市民 容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侧,是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担负着居民
4月1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医学院附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新增本土“1+18” 南昌开启清明网上祭扫 中新网南昌4月1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卫健委4月1日发布消息称,3月31日0-2
受冷空气影响,预计4月1日上午至2日上午,福建省闽中渔场和闽南渔场将出现4 0~6 0米的巨浪到狂浪,闽东渔场、闽外渔场、台湾浅滩渔场和钓鱼
4月1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第2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 据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力介绍,吉林省提升区域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聊城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4月1日8时,山东省聊城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在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